BBC, Chinese curbs before anniversary (2 June 2009)
In politics, what begins in fear usually ends in folly.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果然不出所料,中共在六四屠殺二十週年前夕還是祭出老招,「鎖為上策」。連 Twitter 這類已經變成許多人的「日常用品」都封鎖。難道怕政權「一推就倒」?怕到這種地步嗎?嘿嘿。
根據BBC的報導及多方資料顯示,中國當局的萬里長城也阻擋了通往 Hotmail, Flickr 等網站的連結。
給中南海一個良心建議:趕緊下令停止全中國境內的數據與電話網絡運作,管他有線無線,一律不准上網、禁止通話,如此一來,「反革命份子」要私通消息只能靠傳紙條。喔,對了,鴿子也不准飛,趕快命令人民解放軍,若見天上飛鴿,不待命令,立即射殺(報效黨國之餘,尚可練槍法兼進補)。
最後再加一味,這很重要喔:在六四當天,應該禁止所有車輛通行,腳踏車也不行。哇哇哇!為什麼?
啊,別忘記還有法輪功啊!天曉得他們會不會藉這個日子、借幾個輪子來個「法輪常轉」遍地開花呀。不可不防,不是嗎,胡主席?(對不起,校對時才發現打錯字,打成「吳主席」^^)
唉呀,該禁的還很多啦,例如,把那些外國記者統統趕走算了…不過,這樣一來,眾多盯梢、跟監、旁聽、側錄、陪(侍?)的人恐怕就得「下崗」囉。不行不行。
提起外國記者,就想到那個BBC。真是的,又來勾起關於天安門的痛苦回憶。中國當局實在應該找個大老闆來成立一家WWC以資抗衡(以什麼資?再說吧,反正有權力就有人輸血輸誠)。
不堪回首天安門
關於天安門,中國人的記憶應該比我這台灣人來得深刻多了。
二十年前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猙獰恐怖景象至今還日日夜夜夜地縈繞在許多人的意識與下意識裡。相關的資料,我是說,真的貼近事實的資料與研究,早已汗牛充棟,或許可以把莎士比亞研究給比下去了吧。這也是中共「超英趕美」的意外「成就」之一吧。
時光倒轉,回到…大概是1967年吧,江青等開國「同志」在天安門牌樓上意氣風發地面對紅衛兵們的場景何等壯觀!「馬克白」的導演們再怎麼厲害,也好像沒曾把移動森林的場面提升到那種規模。就算把北京奧運的導演張藝謀找來,也只能在人頭數量上擅場,而很難再複製出那種沸騰激情。話說回來,那些睥睨與仰慕、那些夢想與權謀,老早就在「四人幫」的簡單符印下凝凍。那是中國最不堪回首的史頁之一。是的,之一,還有許多其它。
時光再倒轉,回到1949年。聽說,在那年的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暫且撇去關於此說真實性之爭議吧,「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那個時空下似乎有些道理,至少就中國主權的角度來講,中國從此開始擺脫外國勢力的操縱,也就是說,這是中國獨立的象徵性起點。不過,中國當時還有個蘇聯老大哥在背後,並非完全擺脫清末以來外人介入的格局。在冷戰賽局中,老謀深算的老毛子後來算準可以跟莫斯科翻臉而付諸行動後,中國才名實相符地達成努力半個多世紀而未得的目標。個人認為這是毛澤東對中國的最大貢獻,而在這方面,他值得被尊稱為「二十世紀東亞的頭號獨派」。
「站起來」的其實是中國,而非中國人民。在一黨專政下,並非人民作主。有人認為,中共掌權後,中國人民其實是「跪下去」。不無道理:鬥爭、勞改,一直到今天對付在政治的或社會上可能動搖當局統治的「階級敵人」的陰陽手段,這是一段仍處於現在進行式的歷史。
大體而言,「站起來」、「跪下去」都是象徵性的說法。也因此,一些誤解或虛象會跟這些修辭、意象糾纏在一起。例如,有人以為脫離貧窮,物質生活過得好,這就是「站起來」。但是,在以上的歷史與其敘述解析中,「站起來」所意指的是「邁入獨立自主狀態」。在此定義下,一個「站起來」的人可能是衣衫襤褸,而一個「跪下去」的人可能同時過著一種豐衣足食的生活。舉一個極端例子:太監面對皇權時,當然是跪下去。
「跪下去」其實尚不足涵蓋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慘史。且請讀者恕我先就此打住,其它留待尚不知何時方能完成的續篇再談。反正,跟中共鬥爭的路還很長,而且現在離你我家門口並不遠。
相關網站:
延伸閱讀:
- BBC, Tiananmen Square: Map
- BBC, Timeline: The Tiananmen protests
- BBC, 六四周年臨近 中國封鎖許多網站
- BBC, 駐華記者協會譴責中國干預六四採訪
- BBC, 方勵之:從民主到人權
- Jeremy’s Boxxx(已封存),【悼六四】我們共同的理想︰民主
- ricebug,馬先生怎麼面對六四?
- 阮銘,張怡菁 ,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台北,玉山社,2006。
- 李筱峰,台灣人應該認識的六四
- 研究生的呢喃自語,我們該期待一個只會演戲作秀的領導者嗎?
- 紅5雜想,鄭南榕與六四
- 傲笑年糕,化為千風-中國64天安門20週年祭
- 范姜提昂,當馬英九出賣六四
- 慕容理深,真假分裂
- 慕容理深,激流中國、貧富差距、台灣媒體
- 慕容理深,非正式版「白衣行動」貼紙
- 慕容理深,奴才,奴顏,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