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斌別緊張,不是有個「好」字就必跟你有關。
先順便抱怨一下,台北捷運裡那些「台北好精彩」之類的海報令我作嘔(嘔字內也有品^^)。
是啊,是真的「好精彩」: 圓環蛋糕、貓纜危建、乘客走軌道的自助式內湖捷運線…接連不斷的台北市政笑話還真是好精彩啊。(全體商家、乘客起立鼓掌)
跟貓纜、內湖線一樣,圖中紅圈中的「建設」也是馬前市府的傑作。據我的記憶與查訪所得資料,時間應該在2005年前後。
每次看到這樣的鋪磚,我就想起那種把人家的花容整成花臉的密醫。看多了,有時我甚至不禁懷疑起來,到底是我的的審美觀有問題,還是市政府的審美觀有問題。
是市政府的審美觀有問題吧?!紅色箭頭所指的兩個阻擋駐車的短柱高度、樣式、材質、顏色也完全不一樣。整體來看,我不得不佩服市政府把本已夠亂的市容弄得更亂的功力與用心。
明明本是鋪設柏油、給人也給車走的地方,為什麼要鋪這樣的地磚?除了採購地磚之外,鋪設之前還要先刨掉原來的柏油,施工還帶來噪音、大量灰塵與行人不便。台北市政府真是過度有錢兼吃飽太閒。
品味差、亂花錢之外,品質也爛。龜裂破損的地磚多到讓我懶得算。
地磚破裂未必能怪罪承包業者。這種才三公分厚的地磚對車子的耐壓度相當低。這種鋪面,平常徒增車子顛簸(嫌修車廠生意不好?),一遇雨天,又容易打滑。馬前市府一定是覺得台北市的駕駛、騎士們的火氣還不夠大。
甚至,即使是鋪在人行道上的,也一樣有數都數不完的裂痕。更不消說,曾有整條街鋪完沒多久就被碾得面目全非,不得不整個打掉重鋪一遍。例如廣州街:
「軸線翻轉」敗績又添一筆!耗資五千五百萬元興建的廣州街徒步區舖面工程,馬市府於九十四年四月啟用,使用才二年多卻因舖面破損、凹陷太嚴重,遭當地居民痛批,市長郝龍斌昨天要求北市府新工處於今年十月前將重新鋪設「柏油」,使這項舖面工程正式宣告失敗。〔…〕
面對完工才二年多的舖面工程要打掉重作,大筆公帑遭浪費,橫跨馬、郝兩任市長的秘書長李述德說「這也是沒法度的事」,他苦笑說「不作不知道、作過才知道,只能說當時的設計規劃有問題」。(廣州街徒步區舖面宣告失敗 十月改鋪柏油,自由時報,2008年1月23日)
幾個月後高昇財政部長的李述德若非狀況外就是在唬爛記者。這種事早在2000年就在迪化街上演過了,記者只要去走訪當地商家,把兩個案子兜起來,就可看出馬前市府有多混,閉著眼睛在浪費預算,而且接連出錯後只消聳聳肩、兩手一攤就雲淡風清,把市民與全國納稅人當大傻瓜。
錯誤在決策。市府官員為了逢迎好大喜功、無心且無能於市政的馬市長所做的愚蠢決策。監察院若糾舉相關事務官員,也不過是像拍蒼蠅。監委真正該作的是彈劾所有錯誤的源頭前市長馬英九。但這些號稱「清流」的監委既是馬英九所提名,真敢「大義滅親」嗎?我不相信。馬英九先前當國民黨黨主席時,為何要用國會多數黨力量讓監察院唱空城計?答案其實夠清楚的了。
路面不一定非鋪柏油不可。例如,巴黎香榭里榭大道的路面是用石材加水泥所鋪成的。
所謂石材,是從花崗岩之類的高硬度岩石切割出的渾厚石塊。這種路面連坦克車壓過去都沒問題(香榭里榭大道也是法國國慶閱兵的場所)。
歐洲老市區的行人徒步道也常看得到這種路面,其中不少是古時候所築造的。比較新式的人行道有些則使用透水度較佳的水泥材料、周圍鑲石塊的作法。
如果台北市政府是想學人家模樣(所謂的歐洲風情),卻又捨不得砸銀子買石頭,那麼除了「東施效顰」之外,還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詞兒可以來形容。
馬前市長的這個項傑作位於中山北路二段,國賓飯店對面。這個巷口只是一例。中山北路二、三段以前被認為是台北的香榭里榭大道,被馬市府這樣惡搞後,可以改稱「烏魯木齊大道」了吧。
馬英九這批人現在忙著把內湖線的決策錯誤責任推給前交通部長葉菊蘭。中山北路這個case呢?也是交通部的錯?
算了吧,郝龍斌,你的馬英九學長留給你的爛攤子夠多了,這種破損行人道地磚算是小意思,就別管它們啦。而且,兩年半以來的經驗顯示,你收爛攤子的功力不及陳前市長的十分之一。更何況,馬前市長八年所築起的債台也實在夠高了(光辦活動、典禮就用掉好幾億)。就饒
了我們這些可憐的納稅人,別再花錢整修這些破地磚吧。
"公車專用道都不會弄,竟然還讓他蓋貓纜、做捷運???"
於我心有戚戚焉。後來回想起這些有夠「馬鹿」的馬路之後,我寫了個下聯來續貂:
馬路人行道如此亂鋪,竟然還讓他作市長、當總統!!!
見識過這種品質與品味的市政「建設」所代表的品格,再看到那個該負責的前市長當上總統後竟還砸下十二億來提倡「台灣有品」,我除了嘆聲「造孽啊」之外,還能說什麼?詛咒?
延伸閱讀
- 林恕暉,規劃草率 5500萬能學到教訓?
- 林恕暉,廣州街徒步區舖面宣告失敗 十月改鋪柏油
- 鉑鎂鑼,往事只能回味
- 慕容理深,馬英九與內湖線
- 慕容理深,神話的舞台與幕後:馬前市長與市政記者
by 慕容理深
update : 2009.07.24 23:00
歡迎轉載轉寄(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只能一嘆再嘆~
但是10年多下來 台北全變樣了…. 但是市民還是…難聽一點的說法, 是姑息讓這樣的人續任市長甚至於上達至總統高位。
浮雲 桑,
除了他步步高升、以及一班雞犬升天,其他都向下沈淪。這個代價恐怕要用一兩個世代才補得回來。
我一直都認為能把台北市馬路鋪平的人
才有資格當總統
所以1994~1998台北市馬路品質出奇的好
我2000年強力支持陳水扁
很諷刺的是我以前一直投給新黨的人包含1998台北市長選舉
直到1998陳水扁說出對執政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
我後悔了 原來過去四年我覺得享受的一切是如此的脆弱
而這脆弱竟來自於令人痛恨的教育和媒體
自此選舉對我而言
真的是一場公民大學的考試
考爛了 真的就是衰四年啊
現在台灣的狀況就是 過半公民都考試不及格
weitsong 桑,
教育和媒體確是主要的病源,而且很難改革得了。因此,網路公民運動的解毒功能就更重要了。
照現在的態勢來看,公民大學考試當掉所帶來的恐怕不只衰四年,而是比較像核災那樣,帶來長期的輻射影響 :(
有品運動也不需要太花錢啦,新聞局去跟汽水公司買兩支舊廣告來放就好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wwolWI0s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5dv9u6Tu8
不過底下「網民」們的評論實在不敢苟同,好像孔子去懷念周公、杜甫懷念盛唐一樣。
幕容理深大大:
人家馬您好會說這是他的偉大德政呀!
不然,那七百餘萬人幹嗎會選他呢?
beckett 桑,
感謝。這的確是省錢妙方^^
您也知道,台灣曾於幾近權力真空下,社會秩序良好地走過在二次大戰後最初的兩個多月。若說有品,那個腳踏車不用上鎖的時代應該是台灣最有品的時候。若有所謂世風日下,第一個該負責的是國民黨集團。台灣有品的第一個動作應該是解散中國國民黨。
水筆仔阿茵 桑,
呵呵。馬的「德政」還真的是無盡無邊:內捷成移動淋浴間 排水動線惹禍
喔~這種小巷子的馬路,我們有經驗。不知道跟這裡舉的例子有沒有一樣。我家門口的巷子『幾乎』整條都用這樣的磚頭鋪,原本是柏油地面,據說是里長要到一筆經費,為了消化掉只好把馬路重鋪一遍,倒也不是北市府想要美化市容。不過紅磚馬路鋪到我家門口就斜斜的歪走了,所以我家門口還是柏油,對面門的鄰居家門口就是紅磚。鄰居問我們為什麼門口跟人家不一樣,我爸都跟他們說,因為我們沒繳稅 XD (最好是這樣啦!)
dogie 桑,
佩服令尊的幽默感。
看來,您家門口的「美化」是本市「整成花臉」的另一項成就。不少所謂的小型工程的確是來自里長為消化預算或製造「政績」所提出的「需求」,有些里長還花錢把自己的名字寫上頭,還有立牌子的。很多台北人以為這些是外縣市鄉鎮的毛病,殊不知此毛病在本市也廣泛存在,只是媒體很少報導罷了。
某位前民進黨政治人物 L 先生也幹過這種拙劣的事,後來他變成民代、終至為私生活上的事慘然退出政黨政壇,於是,當年他所立的牌子也不知啥時跟著消失無蹤。不過,這類用公款給自己立牌打廣告的里長絕大多數還是國民黨籍。他們向來在本市就屬壓倒性多數。
話說回來,工程再小還是歸市府出錢、市府列管。若細究市府與里長之間的各項公款花用方式,保證會挖出許多讓納稅人昏倒的事。有系統地挖,八成會動搖黨本。所以大家都裝惦惦。
本文所談論的這種醜爛巷口不只出現在中山北路,所以責任主要在北市府。據我所掌握的資料(為數不少,沒辦法一次全公開-_-),這類工程有些還是花數十萬元「設計費」的結果呢!若把所有案例列張表,攤在陽光下,我不知道除了「浪費、綁樁」之外,還能有什麼結論。監察委員都在台北市,卻什麼也看不見。監察院存在半世紀,這種浪費有增無已,每年金額攏嘛遠在國務機要費案之上。監察院老早就該廢掉,它本身就在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另外捷運台北車站的路標也跟迷宮一樣
兩個不同方向的地區居然標成同區
害人差點走不出去
標示跟規劃都沒系統 亂的可以
台北政府到底都幹了些啥真是匪夷所思
唉 桑,
那個地方從十年前啟用時,也就是馬英九當市長的時候,就是那樣了。我曾因交通上的需要,把那整個迷宮摸得一清二楚。進出那一帶,每每見到有些人滿臉疑惑兼氣餒地看著標示牌。我已記不清自己到底在那邊指引過多少人脫困。
台北市的路牌在地面下的部分亂;至於地上的,我之前寫過一篇也是有圖為證的北市府好有錢。
台北市政府在陳前市長時代開始受到好評;在馬英九執政下,名聲越來越差。這一切真的是令人感嘆。
不意外,路平專案把不到三年的人行道翻過一層皮
這幾天,換成我家附近的騎樓搞「騎樓路平」
不知道哪一天輪到咱們住的房子被鏟平
也許快了吧,農再條例不是已經箭在弦上了嗎
crimson 桑,
馬英九是某一種適合當九品芝麻太平官的人。讓他當總統,結果還是一樣:該平的不平,不該平的卻變平,天下不會太平,人心更是不平。
噗浪Plurk熱門話題排行榜 – PlurkTop
原文引用自此
噗浪Plurk熱門話題排行榜 – PlurkTop
原文引用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