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道要強化兩岸經貿交流,也必須透過降低臺灣的民主自由程度、以達成與中國同樣極權統治的水準嗎?
李明璁,2008年11月6日
這條路比我們想像得更漫長。
蔡英文,2012年1月14日
這次大選結果揭曉後,我隨即在國外建置了這個網站,準備將原來掛在樂多的個人部落格遷移至此。這篇算是正式開站文。
再見,樂多
在樂多平台發表部落格,前後五年有餘。那是一個不錯的平台,相當穩定、速度夠快、且容易使用,頗適合純發表圖文的blogger。但對於像我這種不時想自行添加功能的使用者而言,不免有點綁手綁腳。這些優缺點是一體兩面,天下罕有面面俱到之好事。
幾度想要搬遷,但自己惰性大,而且基於支持台灣企業的立場,幾度打消遷至或許更適合自己的平台,例如Google旗下的Blogger。此外,現在的樂多屬於忠泰集團,而忠泰建設的一些觀念還蠻對我的胃口(主要是美感上的;另,就我所知,他們經營都更案件的態度也還不錯)。
更重要的是,在我最想落跑時,樂多平台的部落格首頁作了調整,編輯者每天從眾多部落格中挑選文章,加以分類,推薦給讀者。這個首頁等於是一個每天出版的免費雜誌目錄。作為讀者,我在其中發現不少值得拜讀的內容、值得訂閱的部落格;身為作者,我的論述文字也有數篇被選為「新聞評論」或「學術學習」類別的推薦文章。若搬到Blogger或WordPress這種以英文為主的平台,不會有這個觸角。於是,我繼續留下來,帶著感謝佩服樂多編輯的心情,感謝他們對長落落的篇幅的耐心、佩服他們敢於推薦我這種反潮流書寫的勇氣。
但是,在去年夏天,樂多日誌的首頁經過一番調整,政治、社會、經濟類的文章的出現頻率銳減,而且,若要找到「新聞評論」類文章,讀者需動手指點兩次才到得了目的地,而您會看到,在2011年8月29日的〈承認「九二共識」才是理性,本身就是一種不理性〉之後,一直到今年大選前,只有這兩篇論及國內事:
- 10月25日:〈員工認股(二):看得到吃不到的飆股〉
- 12月23日:〈雲林人的驕傲台灣人的悲傷〉(此文發表於7月20日)
選舉相關議題幾乎完全被編輯排除,長達三個半月。很難相信這只是巧合。樂多經營團隊在去年夏季的改版公告時重提其宗旨:
樂多的宗旨是「創意,生活,快樂多」〔…〕
不論書寫者有意或無意,如此陳述可用來解釋為何在大選期間迴避政治廚房的火熱;但我認為,政治是現代生活中無從迴避的一種事,不談論或不理睬都無法避開它。就算買一瓶養樂多,發票一打出來,就交了稅;而支配稅金的那批人拿這些錢進行自我宣傳,幫助自己繼續掌權,當選連任後馬上進一步削弱主權、馬上急著要開放進口有毒的食物(從港口到消費者的口,整個過程還抽了好幾次的稅金喔)、馬上開始強迫人民「體諒」油價電價飛漲而且拿你我交的稅金去補貼部分交通業者(其實是最後補貼國營的賣油郎… 話說回來,是誰讓這樣的企業一手交虧本帳,一手發高額「績效」獎金來著?而這些受益者又多把選票頭給哪個黨呢)、馬上要孩子們去十二年國教的諾曼地灘頭當砲灰、馬上祭出公平正義的大旗將股市期貨投資人多剝一層皮(資本利得是該多交稅,但執政者亂花錢、把公家標案給自己的金主好友承包,這種「公平正義」真是虛偽得令人作嘔)、馬上…
所以,你、我或任何人其實都無從遁離政治的籠罩,除非搬到火星之類的地方去離群索居。政治問題跟空氣品質問題一樣,持續關心它,或許有助於改善它,即使只是杯水車薪;若不理它,問題很難會隨之消失,而且繼續糾纏人,同時,由於主體(subject)放棄了主動權,變成純受影響的客體,結果必是任人宰割(還被吃人夠夠地教訓說這是「轉大人」)。
當然,樂多是個民間企業,不是非營利組織,更非社運團體。其經營團隊選擇他們想走的方向,這完全是自然合理的;在這個尺度範圍內,沒我這旁人置喙的餘地。身為公民、作為政治評論者,我可以、且自覺有責任從整個大環境著眼,將樂多部落格平台視為廣義定義下的一個媒體,而寫出我的意見。就部落格的平台經營者與寫作者之間的關係而言,他們的策略屬於他們的權利與自由範疇,而一直到今天,他們從未妨礙過我;我在此提出的意見是基於某種期待,一種我只能被動地抱持的期待(自己期待的事情是需要他人往某個方向較積極去作,所以自己只能處於被動,只能說希望對方如何如何,沒權利要求對方必須如何如何)。期待落空,多少覺得可惜而已。
雖然如此,以上所言並不是我離開樂多平台的主要原因;真正促使我決定離開的是今年的大選結果。 決定離開,並非只想換一個部落格平台,而是要把這部落格放在國外(當然須是民主國家)。本想搬到Blogger,但考慮到Google已開始在彰濱工業區建資料中心,所以索性自己獨立架站,免得白忙一場。在比較過加拿大與歐洲的幾個網路公司後,最後落腳於歐洲(排除美國這個技術上的首選,因為美國政府對這次台灣大選的介入令我非常反感)。
為什麼要移到國外?
拉長戰線
今年大選結果使我對台灣的未來愈加悲觀:台灣將會在中國國民黨的帶領下繼續加速向北京靠攏。這個趨勢的影響不會僅限於主權層次,而是會同時在許多公共領域中進行。這裡不擬作廣泛分析,而僅談跟這個部落格搬家有關的部分:自由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個公民自由度很低的國家,最近這個例子誇張荒謬到可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艾未未連自拍的自由都被剝奪。艾未未是中國「公民」、國際知名的藝術家,連這樣的人都遭到如此對待,所以囉,同樣發生在本周內的這件事基本上也不會令人驚訝:吳敦義日前在中國海南島時,台灣記者遭到中國警衛施暴,而且「一度強行押人」。莫怪乎,這條新聞在各媒體晃一下,沒人繼續多談。
根據《自由時報》為這次吳敦義出訪而派出的資深記者彭顯鈞先生報導,「吳敦義的隨行人員沒有任何動作,裝作沒有看到」。對此,吳敦義那廂當然不會承認。不論他們承不承認,也不論整件事是否是出自中共的故意安排(根據《蘋果日報》之報導,那名警衛說是「上級指令」),此事件跟海南省委書記稍早送給吳敦義的那個白玉「龍形印章」搭在一起,象徵了中共對吳敦義一行人「恩威並濟」式的擺佈,而身為準副總統的吳敦義對這一切卻照單全收,對台灣記者遭暴力對待一事,連正式表達一聲最低限度的「遺憾」都沒有,完全「吞下去」(前吳內閣處理楊淑君在廣州受辱一事時的名言)。
台灣人常聽到「軟土深掘」一語,中國則有句俗諺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善」,好也,好好先生的「好」,好對付、好欺負的「好」),道理相近。今天是記者,以後就可能輪到台灣的官員被老共藉故拘禁。許多台灣人最近驚覺,早先發生在「窮鄉僻壤」的苗栗大埔事件未被社會充分重視,現在於首善之都就堂而皇之地上演「Part II:官府幫建商強拆民宅」,開始有了「既然台北好好拆,那麼,今天是王家,明天輪哪家?」的疑問。嗯,終於,只不過,這種警覺心還僅及於內政層次,尚未舉一反三地被用在國家對外關係上。
不過,我們現在要更進一步,從對外關係再轉回來看台灣內部。對於台灣記者在海南島的遭遇,吳敦義乃至整個政府當局所採取的對應方式低調到無異於唾面自乾(若是李、扁時代的陸委會早就發表聲明抗議了),這樣的態度固然跟他們對北京俯首稱臣的既定路線有關,但同時也根源於他們自己在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乃至於整體的公民權利等方面的一貫觀念。這批人掌權的四年來,台灣在這方面的退步從公共電視遭執政黨介入、政府大肆對媒體進行置入性行銷到PTT遭教育部干涉等等,另外還有記者的財產遭到執政黨立委聲請假扣押,遑論在馬英九坐上大位後不到半年的2008年11月初即已出現這種倒退二十年的情況:
中國海協會代表團來臺與政府簽署各項協定,同時在臺北各處,就陸續出現警方藉「維安」之名,對各類以和平方式表達不同意見者,進行粗暴的 盤查、損毀、沒收、禁制、拉扯、驅離甚至拘捕。絕大多數遭致警察暴力相向的民眾,根本不曾靠近陳雲林人身,有的市民甚至只是路過、停留或單純拍攝記錄,即 遭 受上述對待。(李明璁,抗議警察暴力!捍衛自由人權!)
多位學者連署的這份聲明中,李教授還寫道:「憲法所保障人民的自由言論與行動權利,完全地被擱置、甚至忘卻」。在我看來,李教授的措辭算相當客氣;換做是我,這一句會結束於「被公然踐踏」。 近四年來,自由萎縮,民主倒退,案例之多,罄竹難書。英、美各國的相關調查評鑑也都顯示,台灣在中國國民黨完全執政下持續退步,例如自由之家的新聞自由度評鑑(指數越低,自由度越高):
從2008年開始,台灣的新聞自由度逐年滑落,到2010年時已倒退到上個世紀的水準。在民進黨執政末期的2006、2007年,台灣的新聞自由度高於日本與自詡為「人權觀念之祖國」的法國;在馬英九執政兩年半以後,我國的新聞自由度已經降低到跟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平起平坐。這項調查的最新資料目前僅及於2010年;尚未面世的2011年調查結果想必不會令人樂觀,至少,英國「經濟學人」的「民主指數」已告訴我們,台灣的民主狀況在2011年仍繼續退步:
「經濟學人」在2006年開始進行這項評鑑,當時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排名第32,而國民黨重返執政三年後,台灣已落到第37名,輸給非洲國家波札那、從前被蘇聯統治的愛沙尼亞、2005年才完全脫離皮諾契體制的智利、以及戰爭陰影下的以色列。根據這項評鑑,台灣的公民自由在2011年首度倒退:從跟芬蘭一樣的9.71掉到9.41(跟印度相同)。
今年年初的選舉結果顯示,主權、民主自由、經濟民生、政府治理、財政各方面的同步倒退不足以讓多數台灣人警覺到有換人換黨執政之必要性。內部有這樣的選民結構,外部有日益增大的壓力(主要當然來自中共及其鷹爪走狗們),台灣勢將繼續走在以民主選舉扼殺民主體制的路線上。 鑑於當年德國大多數猶太人被納粹溫水煮青蛙的殷鑑,我認為,局勢變化至今,該開始作最壞打算了,需要為台灣被中共實質掌控而「香港化」的下場作準備。
面對台海兩岸威權主義勢力的加速匯流,台灣(真正的)民主派恐怕要有拉長戰線的心理準備。此處的「拉長戰線」是雙重的:一方面,國家正常化的路途會比我們原來想像的還要漫長許多;另一方面,未來台灣民主運動恐怕又如兩蔣時代那樣,需要重度依靠海外力量支持。雖說世事難料,但我們不宜像1930年代的歐洲猶太人那樣年復一年地以為「還早」,直到風雲變色才來後悔自己未先做準備。換言之,拉長戰線既是時間上的,也是空間上的。
不少人會認為,就算台灣真的被老共拿去,會遭殃的人只是那些檯面上的人物,例如民進黨與台聯的政治人物。會做如此想,絕對是嚴重低估了威權統治者。二十年前的「獨台會案」發生的前一刻,被抓的那四個人連起碼的知名度都沒有,而且其中的廖偉程當時不過是個碩士班研究生,就算他當時真的為台灣獨立運動做了什麼,影響力也遠不如現在我們這些常在網路上發表意見的人。從這個案例可見,威權打壓不會只針對那些「大咖」:威權統治的長期穩定建立在大眾的恐怖心態上;要製造恐怖心理,殺雞儆猴是一定要的,而且需要三不五時來一手,更會「黑幫化」(可參閱管仁健先生的相關著作,例如這篇)。就算你我沒被直接迫害,我們做為公民的言論與行動自由也會被嚴重箝制。可以預見地,幾年前發生於香港的「名嘴封咪」之類的事件到時候在台灣絕對會以相當血腥的方式上演,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台灣人已經歷過相當程度的民主政治生活,所以屆時會有不少人強烈反彈而遭到強力鎮壓。若未來台灣真的走到那個境地,二二八、中壢事件、野百合、野草莓等等全都白忙一場。不過,現在與將來自甘當中共應聲蟲的那種台灣人也不會個個善終,因為「狡兔死,走狗烹」,不烹個幾隻,豈能使每個封疆大吏、代辦掮客誠惶誠恐。相信大多數台灣人不想淪落到那步田地,但多數台灣人並沒意識到自己已使島國加速轉向,駛向那個或許跟我們那已遠逝的往日有幾分神似的未來。
將個人部落格遷到海外,這就目前而言,可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我不想讓自己因應政治變化的未來計畫整個停留在構想階段,所以先付諸行動,跨出這一步,同時也藉此向戰友們發送一個較強烈的信號,順便提醒大家不要因為現在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暴跌而過於樂觀。
- Freedom House, “Freedom House Expresses Concern over Public Television Integrity in Taiwan“.
- Natale H. Bellocchi(白樂崎),一國兩區,轉錯方向。
- 鄒景雯(專訪),〈北京會強化控馬 南方朔︰台灣錯失轉型機會〉。
- 林冠宏,〈公視事件:【行政中立的奢望與失望 】及其英文版〉,轉載於《躲藏世界》,2010年1月。
- 杜耀明,〈政治角力下的自我審查——從名嘴封咪看言論自由的窄化〉。
- 管仁健,〈兩蔣特務「家法」下的八德滅門案〉。
- 潘建齊,〈中國功夫 郝厲害〉
Domain Name 是你買的,照理你可以自己增加 副 Domain.
http://blog.elysii.net 比 https://elysii.net/blog 好。.
此外,文章網址有 archives ,那可以在後台取消掉。少這個無關緊要的字,會讓 URL 簡潔些.
看到這篇,不禁悲從中來;
甚麼時候
台灣已經倒退回"海外民主基地""海外建國運動"的時代了?!
或者,當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被徹底毀滅時,
反而是"台灣國海外流亡政府"成立的時候。
實在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也只能繼續努力, 希望
我們的孩子還能呼吸自由的空氣、
還能享受民主的果實。
用留言及轉貼來代表對版主的認同跟加油!
終於看到慕容版主的訊息!原來如此…思慮深遠ㄚ! 作為一個小小的網友 一度擔心版主不再發文了…還好…您還在…不管日後會不會限制對國外的網路連線(我覺得很有可能)…您的版是很重要的精神食糧(對敝人來說)…甘巴爹!慕容版主! 貓尾巴合十
慕容兄的憂慮正是吾輩之憂,然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台灣的未來與民主著實令人感到悲觀。
看了文章中連結,才知道原來樂多跟文林怨強拆事件的忠泰樂揚都是屬忠泰集團…
「忠泰樂揚」是忠泰集團出資60%,樂揚建設出資40%而成立的公司,這個子公司跟樂揚建設的文林苑案沒直接關係。相關誤解,請參閱:吳牧青,文林苑都更抗爭中排除結構的慎用—談忠泰(基金會)一文的剖析。
這,真的是頭香嗎?
我會繼續支持你的!版主!
感謝!
雖然先前已有他人在這欄貼出回應,但就心意而言,這算是「頭香」 :)
我也會繼續支持你的部落格!這是個很棒的部落格,資料非常的充足,論述很清晰。
我也覺得台灣真的越來越不自由了,很多與政府不同的觀點都會被用不同的形式控管,就算理由再充足,很多都只會被看成因為反對而反對。
台灣真的只要一不小心就可能走上威權的回頭路、或落入中國的極權統治,而這條路則是哥倆好。
台灣有一群人在努力奮鬥中,但我不知道可以撐多久,也不知道這群人背後隱性的支持者有多少。
感謝!
我亦不知這樣的支持還有多少:從選舉結果看,應屬少數;就日常觀察,我認為台灣已經在走回頭路了。偶現的打壓底下,隱形的恐懼、形形色色的魅惑與精心安排的誘餌日復一日地在消解民主政治的積極支持…
這也是我很擔心的~
不管是在FB上~或是在G+上~~
現在的一些審查方式都很讓人無法苟同
一個讓人看不順眼~~
檢舉一下~~就會被停權~
必須要檢附一堆資料去回復帳號~~
而這些~~
會不會是日後執政者介入的一個點??
台灣~已經不是前幾年我所認知的台灣了!!
人民內心的恐懼是威權統治的重要統治基礎,它促成自我審查與非政府部門的代理審查。這其中還有經濟誘因,威權統治者所設的競租遊戲(營業許可等等)比民主政治常見的貪污更可惡,因為民主政治中起碼有獨立的司法機制防腐—話說回來,我們的司法機器從未完全轉化到正常民主國家的水準。台灣現在比較像從前的台灣,解嚴前後的台灣;不同的是,那時有一批老賊成為眾矢之的,但現在的問題比較隱微,問題多在數百萬人的心智之中。
怪我無知,好幾個月沒看到您的文章,今天找台中2018花博資料,才知道您搬家了。個人是您的支持者,希望持續看到有深度內涵的文章。加油。
感謝!
年初以來,我的發文頻率很低,所以搬家的消息不容易被老朋友們注意到。
您間接提醒了我,應該找個時間恢復此處的站內搜尋功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