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董事長KO蓋洛普

online
圖 1. 中央社關於蓋洛普民意調查的報導,2012年3月29日。

Le mensonge cherche toujours à imiter la vérité.

謊言總是試圖模仿真相。

Numa Denis Fustel de Coulanges

《新頭殼》日前報導〈蓋洛普民調台灣最悲觀 中央社竟壓下不發〉前,訪問了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陳先生提出的解釋實在有夠強。

事件梗概如《新頭殼》報導所言:

日前國際蓋洛普發布在全球141個國家民眾進行的「生活滿意度」調查,結果台灣人對於未來的悲觀程度排名全球第6,是亞洲最悲觀國家。但中央社記者發稿後,卻被編輯台壓下不發。

中央社駐新加坡記者呂欣憓寫了稿,但編輯台不發出去。中央社高層未否認此事。

為什麼壓下這篇稿子?在2011年7月坐上中央社董座的陳國祥表示:

對於不報導蓋洛普民調,陳國祥表示,非洲人、美國人對於國家的看法,母體完全不同,可以比較嗎?有無新聞價值需根據專業判斷;人民對於國家前途樂不樂觀,也不能類推成馬政府造成的。這是編輯部對新聞判斷的問題。例如遠見雜誌對於各縣市長的滿意調查,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同上)

呵呵,《遠見雜誌》被颱風尾掃到。「非常不科學」喔…

在陳國祥擔任董事長時,中央社曾有這麼篇報導:〈全球媒體自由度 台灣第17〉。時為2012年3月29日(見圖 1 )。此篇報導的內容不是「自由之家」或「無疆界記者」之類的評鑑,而是蓋洛普的意見調查:

根據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Gallup)今天公布的2011年全球媒體自由度調查報告,台灣全球排名第17〔…〕

排行前3名的國家為芬蘭、荷蘭與澳洲。在這3個國家,超過9成受訪者認為當地媒體有充分報導自由。

調查指出,86%受訪台灣民眾認為當地媒體擁有高度自由〔…〕

此處所謂的「全球媒體自由度」是各國受訪者對自己國家的評價。請教陳國祥先生:這不也是有「母體完全不同,可以比較嗎」的問題嗎?芬蘭人評芬蘭的新聞自由、台灣人評台灣的新聞自由,兩個結果可以比較嗎?如果那次的「各國民眾所認為的本國媒體自由程度」可以被互相比較,這次的「各國民眾對未來的悲觀程度」為何不行?

陳國祥日前受訪時,講到《遠見雜誌》時還說:

屏東人評鑑他們縣長做得好不好,他的判斷標準可能跟台北市民不一樣;台北市民可能要求高一點,所以市長滿意度低,不能這樣就說屏東縣長表現比台北市民高。

僅就這部份而言,陳先生的推論方式合理;可是,蓋洛普所謂的「樂觀」、「悲觀」以及《遠見》所謂的「滿意度」本來就是指受訪者的主觀評價啊!只要媒體報導夠精確、夠清楚,剩下來的部份就是該由閱聽人自行理解分辨,不是嗎?

剛提到的那一篇〈全球媒體自由度 台灣第17〉所使用的標題反倒是有混淆「各國受訪者主觀判斷」以及「嚴謹且標準一致的評比」之虞。如果是按照「自由之家」去年的評鑑,台灣是跟波蘭、斯洛維尼亞與千里達並列第47名喔。

圖 2

而且,正如《新頭殼》記者所點出的:既然是「新聞判斷」的「專業」問題,中央社為何要發佈英文版 “Taiwan makes top-10 list of most pessimistic countries in 2012”(台灣名列2012年最悲觀的十個國家)呢?

再說,既然中央社總編輯認為蓋洛普只不過是「一個商業機關」,那麼,中央社幹嘛在2013年的第一天就發了一篇〈蓋洛普2012年十大民調〉?又是中央社編輯的「專業判斷」?這個專業還真是高深莫測啊~~建議陳先生出版一本《中央社獨家教材:如何專業地判斷坊間意見調查的新聞價值》之類的專書以嘉惠各新聞相關科系師生、啟迪及駑鈍蒙昧如我者。

中央社編輯部這樣處理(對內)新聞稿,是不是基於特定政治立場的自我審查?從《新頭殼》的報導、從以上的分析、從中央社的組織架構(董事與董事長由行政院長遴選任命、社長由董事會遴選任命)綜合判斷,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自由之家」的2013年新聞自由評鑑中,台灣還是維持在第47名,但分數再扣一分(共有100分可扣)。若按照總部在巴黎的「無疆界記者」組織的最新評鑑,台灣從第45名掉到第47名,輸給非洲的布吉納法索(第46名),更遠遜於位於非洲西南的納米比亞(第19名)。著實令人難以樂觀…

現在看到中央社處理稿件的方式、其高層的說詞,我對台灣的政治前景更加悲觀,根本不必Gallup的調查結果來提醒。陳國祥真厲害,一出手就把蓋洛普KO。

當然,陳國祥畢竟只是個站上前台的人。若換別人演這角色,大同小異。他後面的那個K字頭政治集團及其意識型態才是真正的重點。

延伸閱讀
  • 慕容理深,〈斧頭不只會砍蘋果〉。

關於本文的 2 則留言

  1. 在2010年發表的〈台北市新聞處2002年預算〉中,我談過丁庭宇、「蓋洛普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與「蓋洛普徵信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這個公司還包了一些政府的案子,包括交通部、陸委會等機關的委託案,連司法院也有。

    至於您提到的那個網站,其地址在「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227號」,跟所謂的「蓋洛普徵信股份有限公司」一樣。其電子郵件則是Marketing@gallup.com.tw
    其中的「台灣全球觀」、「凱曼全球觀互動」在經濟部的公司登記資料庫裡都找不到。

    當然,正牌的Gallup設於亞太地區的辦公室當中,還是沒有任何一個在台灣。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