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馬英九貪污案一審判決書,法官為蔡守訓、徐千惠、吳定亞,總共一個人。為什麼?
該判決書認定馬英九無罪的最後一項理由是:
被告實際上確於首長任期內已因公支用完畢所有以領據核銷之特別費半數。(頁43)
這項理由是從以下四點推導而來的:
- 特別費之「因公支出」本即包括公益捐助。
- 特別費有無實際支出,應由被告擔任首長任期內,全部所有金錢有無實際因公支出為觀察。
- 被告自88年1月至95年11月其任職台北市長期間共有公益性捐贈63,078,949元,遠已超過其領得實際領得特別費領據核銷半數之總和5倍以上。
- 被告主張其所有金錢之支出為特別費實際支出,均非法所不許,而堪採信,是被告支領特別費半數,在「任期內」實際上早已花用殆盡一空,至屬灼然,自無從由公訴人錯誤之計算方法率爾推認被告有詐領財物之貪污或損害機關之背信行為。(頁44-45)
其中,前兩點是前提,後兩點涉及事實認定。問題出在後兩點,最嚴重的錯誤出在這一句話:「被告自88年1月至95年11月其任職台北市長期間共有公益性捐贈63,078,949元」。判決書所謂的「公益性捐贈」63,078,949元包括:
- 1. 1999/01/22:1,196,877元(聯合勸募協會)
- 2. 1999/01/28:1,000,000元(指南法學基金會)
- 3. 1999/02/22:12,000,000元(大道文教基金會籌備處)
- 4. 1999/02/22:13,000,000元(社會安福利基金會)
- 5. 1999/03/01:712,600元(大道文教基金會籌備處)
- 6. 1999/11/01:150,000元(九二一震災之一月所得捐款)
- 7. 2003/01/08:100,500元(聯合勸募協會)
- 8. 2003/01/10:10,000,000元(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 9. 2003/01/10:10,000,000元(台北市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
- 10. 2003/02/17:300,000元(中國國際法學會)
- 11. 2003/07/24:500,000元(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
- 12. 1999/01/08-2006/07:1,611,810元(分111筆捐予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
- 13. 1999/01/08-2006/07:907,162元(其它60筆現金捐款)
- 14. 2006/11/17:6,000,000元(12筆)
- 15. 2006/11/22:5,600,000元(18筆)
這樣的算法相當離譜。首先,正如許多人所曾指出的,最後兩筆捐款發生在馬英九被檢舉、調查之後,其企圖脫罪的動機相當明顯。一審法官竟將這兩筆算入,此例一開,往後所有侵佔財物者,只要在被起訴前歸還侵佔所得,即可無罪囉?!
其次,馬英九在2006年5月19日,亦即在被檢舉之前,曾在其財產申報中對監察院如此說明:
本人在87年與91年兩次參選台北市長,選票補助款合計4,775萬元(分別為87年2,299萬元與91年2,476萬元),自88年起陸續捐助本人設立之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271萬元)與財團法人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2,480萬元)以及中國國際法學會(預定捐助100萬元,已捐出36萬元)、法治斌教授紀念學術基金(50萬元)、台灣住民多族群文化交流協會(98,775元)等單位,捐款總金額已超過選票補助款總額72萬餘元。此外,本人兩次選舉競選經費結餘242萬元亦已捐助中華聯合勸募協會130萬元、政大指南法學基金會100萬元,餘款12萬元。綜合言之,本人因二次選舉之補助款已全部捐出且並非全數僅捐助本人設立之基金會,捐款總額甚至超過補助款金額,實無所謂「發選舉財」的問題。(〈馬英九財產申報說明〉,2006年5月19日)
如果馬英九被檢方調查後才提出、且為一審法官所採納的「大水庫理論」為真,那他在去年5月時對監察院所言不啻為胡扯亂蓋(刑責問題宜另行討論)。
仔細比對起訴書、判決書的資料與〈馬英九財產申報說明〉,我們可以看到〈馬英九財產申報說明〉與前兩者有些差異。由於起訴書的資料將馬英九各帳戶的明細資料一一列出,所以我們這裡主要依據起訴書、判決書所提供的資料,比對金額與帳戶收入支出的時間點,整理歸納如下:
一、兩次選舉後,馬英九均將來自台北市選舉委員會的選舉補助款存入其兆豐銀行帳戶中:
- 1999/02/19:22,991,310元
- 2002/12/26:24,760,000元
兩筆合計47,751,310元。前述第3-5與8-11項等6筆支出皆發生於市長選舉後不久,且均由同一個兆豐銀行帳戶支出,合計46,512,600元。扣除這46,512,600元後,馬英九的選舉補助款尚餘1,238,710元。後來,在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間,馬英九從這個帳戶轉出1,108,775元給周美青。
此外,馬英九的這個帳戶在1999年2月9日與2002年12月26日分別以支票方式存入2,721,215元與2,000,000元,合計四百七十萬。關於這兩筆錢,侯寬仁的起訴書附件上註明「該行已無資料可稽」。分別出現於市長選舉後不久的這兩筆錢不免令人好奇:是否與市長選舉有關?
二、以橙色標示的三筆款項(第1、2、7項),合計2,297,377元,主要來自於馬英九兩次市長選舉經費的結餘。侯寬仁起訴書所附的馬英九帳戶資料並無這三筆錢的相關記載,因此,我們無從判斷:這三筆錢到底是用現金支付,抑或從選舉帳戶上支出?同樣地,我們也不知道,馬英九兩次競選經費結餘是否真如他所說的總共242萬元,還是更多…
三、至於第6項,那明明是薪資捐贈,扯進來幹嘛?(九二一捐款時,全國上下一出手就捐數十萬者多的是,馬英九有啥好拿來說嘴?!)
四、由以上兩點可見,前11項捐款與特別費根本毫不相干。侯寬仁在起訴書上指出:
被告馬英九自88年至92年間為前述捐款時,不僅客觀上資金來源並非來自特別費,主觀上亦無「先捐款,日後再從特別費取償」之認識,從而前述捐款即不得視為特別費之支出。
信哉斯言!
所以,馬英九頂多只能拿第12、13項捐款(共2,518,972元)來為自己辯護。其總金額不論跟他用領據所領取的特別費總額15,304,300元、或與他領而未用的11,176,227元相較,真的差很遠——遑論他與一審法官所言的63,078,949元!
最後,退一萬萬步說,前五項捐款出現於馬英九上任台北市長後的最初三個月。從1999年3月1日以後,一直到他第一次市長任期屆滿,他以領據拿了七百多萬的特別費,但並未有大額捐款。就算把他在七年間捐給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及其它60筆捐款全算在第一任期間,也還不到二百六十萬。其餘的四百多萬呢?還不是大多留在自己的口袋!難不成一審法官認為馬英九可將其第一屆市長任期所領的特別費留到第二任期才用?!(按:所有公務人員都知道,,未於會計年度內用完的經費只有繳回公庫一途,除非有特殊理由而獲准留待下一年度)
從最後這一點來看,一審判決書所謂的「被告實際上確於首長任期內已因公支用完畢所有以領據核銷之特別費半數」若成立,就必須把馬英九的兩次市長任期視為一任。既然一加一等於一,所以一加一加一等於一,所以馬英九貪污案的一審法官總共一位。
馬英九貪污案一審判決書不僅顛覆了人們對刑法「犯罪行為之實行」的基本認知,也顛覆了數學基礎原則,絕對會流傳千古。
- 妙子的故鄉翦影,馬英九特別費案判決書全文(及相關資料整理)
- 大腸,當大家都不再驚訝時……
- APIN,「鬼扯法官」與「鬼扯判決(書)」
- Tiat,未來總統曾住我家隔壁?貪污嫌犯曾住我家隔壁!
- 方齋,萬方有罪,唯馬英九無罪-讓人大開眼界的判決
- 方齋,特別費案檢方上訴指法院實質補貼說無法成立
- 方齋,台灣的司法是正義的最後防線還是藍色遮羞布?
- 曾韋禎,重新組合思考是啥?
- 王逸峰,初供最重要,其餘不必多說!
- 酥餅,馬英九無罪?
- 福爾摩沙OrzNews,無罪?不能接受!
- 福爾摩沙OrzNews,重新組合思考=說謊
- 海兒,當個「貴族」,真好!
- 李俊逸,哀齊寶錚
- 阿波羅,回應「也談齊寶錚」
- 郭世顏,非上訴不可
- 陳君愷,公使錢不是這樣用的
- 吳子平,法官這一課:公使錢
- 台灣社(等),聯合聲明
- 鍾法,被動侵占?主動理財!
- 鉑鎂鑼,貪污犯的日記
- 禮義廉、顏銘俊、辛台,恭喜加薪
- 陳昱齊,從寬認定=不用認定?
- 慕容理深,馬英九,你慘了
- 慕容理深,我怎麼上「馬英九」這一課
- 慕容理深,對、嗯物語
- 慕容理深,當政治自殺者補己一刀
- 慕容理深,馬案一審法官的文字與邏輯能力
此例一開就是,泛藍貴族執政的縣市長可以循此例免責,退一萬步來說就是就算真的被抓到的話那再退錢就了事了。
因此,馬英九加老婆是幾個人?~~XD
好像也是一個人,馬先生常常反串馬夫人
泛藍的邏輯、原理直可顛覆現有人類思維,從守訓數學、守訓氣象一路走來,始終如此啊~~
你不知道投降輸一半嗎?
鼓掌!
分析真素精采^^
Pig 桑:
在歷史上,當司法在這種結構性歧視的道路上繼續走,走到盡頭,就會看到一座火山:革命。
鉑桑:
馬英九加吳伯雄是幾個人?答案一樣。 XD
Tiat 桑:
難怪國民黨朱立倫主政下的桃園縣會辦「外星人節」 ^^
ykhuang 桑:
中國人的數字觀真的是很特殊、自成一格、獨步全球、難以理解(很多台商應有同樣的看法)。
Geral 桑:
謝謝。
祈禱我們在二審判決書中能看到比較符合常識的時間觀與數字觀。
這麼白痴邏輯不通的判決書
還勞慕容大這麼仔細的整理
難為您了,加油
黑手黨老大:
感謝!
最白癡的是那個車牌換都不換,就把贓車騎上路的傢伙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