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紫之奪朱也 」
孔子
從中國國民黨近來的一些選舉招數可以歸納出一個原則:凡有利於民進黨的事,國民黨也跟著弄一套。例如,民進黨要辦追討不當黨產公投,國民黨就來提個(實在好笑的)「討國產公投」;民進黨推「入聯公投」,國民黨就跟著要辦「返聯公投」;民進黨辦遊行,國民黨選同一天辦遊行;南部廣播電台有眾多支持民進黨的節目,國民黨就砸銀彈下去買南部電台時段作宣傳。儘管這種策略被許多人譏評為「仿冒」、「拿香跟拜」、「東施效顰」,國民黨還是夙夜匪懈、亦步亦趨地追隨民進黨的腳步(建議國民黨中常會開議之前先合唱一句「民進黨意,吾黨所宗」)。
可別小看這種策略,它對一些在資訊來源有限或政治敏感度不高的人或多或少有效。日前,我與一位小學畢業程度的老者交談,他就誤以為國民黨支持民進黨的入聯訴求。
國民黨的策略頗似圍棋戰術中的「東坡棋」(マネ碁、mirror Go、mimic Go)。對棋力不高的人而言,這種模仿對手而以鏡像型態落子的戰術頗難應付。若是面對高手,下東坡棋就不見得討得到便宜。例如在1929年6月,棋力三段的吳清源以這種策略挑戰人稱「怪童丸」的四段木谷實,後者一路佈局誘陷,直到第64子後,吳清源終於被逼得不得不改弦更張,而且最後還輸了這盤棋。
我不敢說國民黨的選戰策略來自於圍棋愛好者的點子;但若國民黨真的打算玩東坡棋,那他們八成打錯算盤了。首先,東坡棋並非無破解之道;其次,其對手功力並不比他們低;最後,現實畢竟比棋盤複雜許多 。此外,就國民黨領導者的智商來看,弄巧成拙、出招自傷的可能性頗大。這可不是預言,而是已然發生之事。例證接二連三,林濁水即已點出國民黨在公投案上的失策。本文則針對另一個案例進行討論:返聯公投遊行 馬英九聲明中那句引發陣陣風波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句話可從三個層次來分析。
語意與邏輯
早在2003年12月21日,陳水扁總統即曾公開表示「現在不是中華民國留在台灣,現在是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翌年,他連任總統後,又於10月10日在國慶大會上再次宣示「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陳總統所言與馬英九聲明稿中的「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有差別嗎?有人(也許包括馬英九在內)認為只要不講「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就不算台獨言論。就現代漢語的用法而言,這種說法完全不合邏輯。
先從「是」這個動詞說起。若A與B都是名詞,則「A是B」這個句型通常有以下兩種狀況:
- A完全等於B。例如:「『低地國』是荷蘭」、「《雨夜花》作曲者是鄧雨賢」。在此情況下,A與B的位置可以對調。
- B包含A。例如:「小泉純一郎是日本人」、「小泉純一郎是前日本首相」、「德國是歐盟成員」。此時,A與B的位置不可對調。光靠「日本人是小泉純一郎」之類的句子,絕對可以取得腦殘者作文比賽的參賽資格。
如果A與B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A是B」即「A完全等於B」。「台灣」有幾個?「中華民國」有幾個?所以囉,「台灣是中華民國」絕對無異於表示:台灣=中華民國。
其次,置於動詞前面的「就」通常用來表示強調的語氣,例如:「你就再多等一下嘛」、「他就是你所要找的人」。所以,「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不僅表示兩者之等同,而且強調此等同關係。因此,「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這兩個陳述句不但意義完全相同,而且還帶著強調的語氣。
若「A是B」符合第一類型,且若「B是C」符合第二種類型,那麼類屬第二類型的「A是C」必然成立。 同理,若「台灣是中華民國」,且若「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馬英九語),則「台灣是主權國家」。如果把第一項前提改為「中華民國是台灣」,結論依然不變。而既然「台灣是主權國家」,稱「台灣」為「台灣國」就跟稱「俄羅斯」為「俄國」一樣行得通。所以,我們不可能像馬英九那樣一方面講「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一方面卻又要否定「台灣國」,因為那是自相矛盾。
所以,中國官方的理解並不算離譜:「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台灣是主權國家」這四項陳述統統是台獨主張。基於這樣的認知,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在2004年10月13日公開表示:
陳水扁的「雙十講話」鼓吹「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種赤裸裸的「台獨」言論是對台海和平與穩定的又一次嚴重挑釁〔…〕(自由時報,2004年10月14日)
台灣內部的中國派大多只認可「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這個陳述,因此,「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很自然地會在國民黨支持者之中引起反彈與議論。面對此壓力,國民黨黨內要角不出面滅火還好,一旦出來解釋,反而越描越黑、越幫越忙。據中廣(2007/09/17)與東森新聞(2007/09/17)的報導,吳敦義說:
中華民國因為有台灣而生存壯大,台灣因為有中華民國而得到保障,早已「密不可分」,所以台灣就是中華民國。
吳敦義所描述的兩者關係類似於生物界的「互利共生」。而不論在生物界與否,當A與B「密不可分」,則A與B必然互異,也就說「A不是B」。所以,吳敦義的說法自相矛盾。吳敦義自己在9月15日說:「台灣就好像是我們的母親,中華民國是我們的父親」。如果「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那麼照吳敦義稍後講法來推,「母親『就是』父親」囉?人類什麼時候成了雌雄同體的動物啊?!吳敦義的論述破綻處處兼自相矛盾,莫怪乎東森記者倪鴻祥之相關報導所用的標題是:「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 吳敦義:兩者密不可分」。因為「就是」所以「不等於
層面之深廣,我讀的霧煞煞(原諒小人書讀的不多@@”)
陳總統還有一個句型
馬英九的話能聽嗎?
慕容兄,辛苦了。
國民黨為了要讓阿告當選,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但也因為如此,在順了姑意失嫂意的情況下,往往左支右絀鬧的笑話連連。有的時候如果暫且放下打選戰的角度跟心態去看,其實也是一齣小丑跳樑的喜劇啊~XD
讀後心得:
語意與邏輯—馬英九就是貪污犯
書寫與口語—馬英九是說謊達人
立場與脈絡—馬英九不是台灣人
EASON 桑:
真不好意思,這篇寫得比較繁複囉唆。是我自己該檢討|||
馬英九唱歌更不能聽。我認為他應該利用他的歌喉去幫警察偵訊嫌犯 XD
Tiat 桑:
與悲劇相較,分析喜劇比較累人,但辛苦指數最高的是分析鬧劇^^
鉑 桑:
佩服 Orz
這篇…讓偶從頭笑到尾 ^^ 。
Geral 桑:
那是因為國民黨善於製造歡樂吧^^
國王的新衣不管換了幾百套 還是衣不蔽體 連障眼法都稱不上
慕容大竟然有辦法把它「學理化」 :)
跳躍前進 桑:
我是想瞭解為什麼這位衣衫襤褸的國王那麼愛自曝其短 XD
還有一種叫西瓜棋
一堆藍綠政客的大西瓜應該很會玩!
或玩輸很會”盧”….XD
小高 桑:
我還以為他們只會下「傻瓜棋」,經您提點方知原來他們還種瓜得瓜,傻瓜生西瓜 XD
不過他們的「輸賭翻賭桌」精神倒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