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不只一人名喚林火旺,本文所指的是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的那一位。至於「軼事」,乃其親自筆述所提及。既然是當事人自己將之形諸文字,已難以盡謂之「軼」。這是加上括號的原因之一。另項原因則是:此「事」讓我覺得難以置信。
話說聯合報在10月29日刊登了林教授的大作〈馬爸異見 自由台灣難容?〉,文中提及:
在兩蔣統治的威權時代,主張「台獨」的人會被抓去關,當時的「黨外」反抗國民黨統治最有力的訴求就是「反威權、要自由、要民主」。黨外人士大聲疾呼:「台獨」主張是人民的言論自由,獨裁政府才會打壓這樣的主張。我認同這樣的論點,所以雖然 我一直都是國民黨黨員,不但神聖一票曾經投給「黨外」,在政戰學校當兵時,還在莒光日教學上,為當時正在逃亡的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
真令人感動啊。
不過,同樣走過那個年代、並多少讀過相關政治史著作與記錄的我倒不認為,在林火旺當兵的1980年代初年,黨外人士敢「大聲疾呼:『台獨』主張是人民的言論自由」。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連組黨都算是大膽前衛的主張,遑論台獨?!由於特務及抓耙仔遍佈台灣社會各階層(當局甚至派人滲透到黨外人士家裡),人們即使在私人談話中,也難敢肆意談及台獨。而就算報章雜誌偶而提到台獨(當然對台獨沒好話),也必定加上引號(就像林文這段所寫的那樣)。在當年,敢於「大聲疾呼」台獨主張的人不是沒有,但幾乎都在海外台灣人黑名單上。在這種情況下,台獨言論就算在國內公開出現,也會像流星一般地迅速消失,而講話的人八成也同時不見蹤影(連不算「大聲疾呼」台獨言論的陳文成都難以存活了,其他可想而知)。話說回來,我並無法判斷,在當年的林火旺的感知中,台獨言論有多「大聲」,畢竟,對聲音的反應因人而異。所以,林教授既然這樣說,我也就姑且聽之囉。
真正令我覺得難以置信的是林火旺在政戰學校莒光日教學的那一段。
首先,當時軍方緊緊抱著黨國思想與極端保守心態,上自參謀本部、下至基層連隊的各級軍官,都對黨外深具敵意,或至少不會有一句好話。若說他們視之為洪水猛獸,也不為過。即使到了李登輝擔任總統的1990年代初,比林火旺晚十年入伍的眾多學運大小領袖也還「享」有造冊列管的「優待」以及各級長官的特殊「關愛」。相較之下,在整個政治環境瀰漫著肅殺之氣的1980年代初,作為軍隊政治思想工作幹部搖籃的政戰學校會是容忍異見的綠洲嗎?「成份」欠佳的我並未身處林火旺所言的那個特定時空,也只好半信半疑。
從林火旺的出生日期推算,台大哲學系事件應該發生於他就讀台大哲學系期間。Wikipedia 的「林火旺」條目中提到,由於該事件「哲學研究所停止招生一年,〔林火旺〕不得不轉考三民主義研究所」。林火旺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兼黨史會主委的秦孝儀(上海法學院法律系畢業),論文題目是「從儒家憂忠意識論知行問題」。在該論文摘要中,我特別注意到這段話:
因此, 孫中山先生和 蔣中正先生論知行,亦基於救世救人之憂患意識,直承孔孟聖言,而指出力行本旨。中庸言:「力行近乎」,「仁」是儒家之全盤精髓所繫,以力行言仁乃是儒家思想之正統。
從他的論文指導教授背景與論文摘要來看,他當時的政治思想應該頗接近於國民黨正統。對照其本人自述來看,「一直都是國民黨黨員」的他在入伍之前應該已加入國民黨。林火旺近十年來曾為馬英九與周錫瑋助選,所以,他「一直都是國民黨黨員」這件事殆無疑義。整體而言,這一切與「在莒光日教學上,為當時正在逃亡的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兩者之間的確存在著不小的落差。不過,這只是依照有限資訊所作的推斷;詳情實況如何,林教授應該比任何人清楚。
如果林火旺果如他所說的那樣,當年曾在政戰學校莒光日教學上為「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那麼,這件事真的值得在政戰學校校史裡記上一筆。「信而有徵,疑則存疑」向為史家圭臬,我們期待林火旺在政戰學校時期的長官舊識們出面來談談這件尚屬「孤證難明」的陳年「軼事」,為那外人難以一窺堂奧的政戰學校之校史補遺…
延伸閱讀:
看起來應該就是「2000年大選投阿扁,但是因為OO和XX所以現在不投了」的變形吧。
面對"波士頓通訊"和"陳文成事件",都能用
"如有違法歡迎來告""已查證。。。" 來逃避問題,
可見"證據"已經"消滅"如此徹底
(國防部"銷密"應請教國民黨。。)
如果看色戒都能感動流淚的人
不知看過竊聽風暴後 會如何!?
疑?
不是政戰教學嗎?
沒出現那時上下文的因果關係,誰知道是否是教人混進臺獨組織抓臺獨的謊言訓練啊!
這位算是(偽)精神分裂症患者嗎?
林教授口才便給,算是台灣人裡出類拔萃,而且能力高深莫測,早就未卜先知,28年前就知道施明德今日所作所為,所以鐵口直斷,因此我選擇相信這位台大教授有”為當時正在逃亡的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只可惜,莒光日教學大家都在睡覺,以至於沒有人聽到,慕容兄期待有林教授的長官舊識出來談這件囈事…、啊、對不起,是軼事,恐怕不能如願啊~~XD—-這是可能性之一!
其二,當時為了查誰是台獨份子,除了保防佈建、歡迎檢舉以外,有時也會主動出擊,就是用引導的方式讓其現形,因此找一位愛出風頭、辯才無礙、有說服力、很會講似是而非句子的人(當然我的能力無法編出內容)説一些大逆不道的話,然後看有沒有人附和點頭,假如有,就可以輕易甕中抓鱉、當場在中山室逮捕,所以我還是選擇相信這位台大教授有”為當時正在逃亡的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只可惜,莒光日教學大家都在睡覺,以至於沒有人聽到,慕容兄期待有林教授的長官舊識出來談這件佚事?…、啊、很對不起,是軼事,恐怕不能如願啊~~XD!倒是有幾位打瞌睡而點頭的遭到約談~~XD(雖然大家包括長官都睡著了,但有一位正在”辯護”的人沒睡,因此仍然可以輕易的抓到點頭的人)!
這個事被林教授去脈絡了,誰知道當時是怎樣啊?
林教授是在莒光日為美麗島人辯護,為什麼不是在街頭上?為什麼不是寫文章?為什麼不是退黨?為什麼竟然是在最保守最威權的軍中莒光日場合?合理的猜測是,莒光日的辯護是在一個「特許」的狀態下進行的,譬如說:辯論比賽。
老實說,林教授的軼事讓我想起一個老笑話:
米國人跟蘇聯人炫耀說:我們米國可民主了,我們米國人可以在白宮前面罵我們米國的總統。
蘇聯人不甘示弱的回答:那算什麼?我們蘇聯更民主,我們蘇聯人也可以在白宮前面罵你們米國的總統啊!
林火旺一直自詡為國內研究John Rawls的權威.雖未親口但也默許由他的徒子徒孫打造.
若貫徹Rawls的思想怕國民黨早該鞭屍幾萬年!
從他幾年前為文呼籲國民黨要讓馬阿九當主席方可救亡圖存….云云,就已看透手腳!
我認為最令人厭惡的就是台灣這些稍有年紀的蛋頭學者.動不動就唬爛說當年他們怎麼怎麼的也同情黨外啦~怎麼的也覺得國民黨不對啦~怎麼的也為台灣民主付出啦….
流氓者如李敖,小丑者如江岷欽侯漢君等,林火旺應算是中生代的代表了.
聽一位台大歷史系老師說,他在1980年代後期服役,他說,某日軍中長官要求他要談論反台獨。
他就從民族主義的起源開始談起,這些長官聽得一頭霧水,連忙制止他。後來就不敢再讓他發言了。
我比較相信我們老師的說法。
作家舞鶴,有篇小說〈逃兵二哥〉,裡面敘述主角在美麗島事件發生時,在軍中發表意見,馬上被長官認為腦袋有問題,命令他不得持槍站哨。
比起林火旺的「口述歷史」,我還是比較相信小說裡頭的真實性。
Pig 桑:
我們最常在call-in節目中聽到匿名者那樣講。這一套唯有那種人才能用,其他人照用的話,難免會被踢爆 ^^
rw 桑:
連老蔣的話都敢在白紙黑字上改了,他們的確是有恃無恐。不過,我還是相信「不是不報(爆),時候未到」…
他若看竊聽風暴,應該還是會說「電影內容描述的愛國情操,讓他泫然欲泣」吧 XD
Dark 桑:
我不知道當年的政戰課程中,是否有「謊言訓練」;不過,我所遇過的輔導長之中,倒是不乏有人說謊絕不會臉紅,堪稱厚黑大師的。
人的記憶有時會被心理創傷所扭曲。改朝換代通常會造成某些人的心理創傷。-_-
鉑 桑:
粉精彩的歷史推理劇!
有種敘事法很像我們小時候玩的捲動式藏寶圖:先把故事講一遍(或一部份),然後倒回到某個點,改變故事中某項元素,從而開始另一段「所以如何如何」。(例子:Krzysztof Kieślowski 的Blind Chance)
若您有興趣閒暇的話,不妨把這種敘事結構套在您的歷史推理劇,寫個完整劇本,搞不好還可以申請輔導金拍成電影。(建議標題:「莒光日之夢」或「莒光日的夢醒時分」…)^^
Tiat 桑:
他所謂的「神聖一票曾經投給『黨外』」就更無法查證了 :P
您那幾個「為什麼不是」之問有夠犀利。由之衍伸,我們亦可把問題改成「是否」,以之檢驗其後直到解嚴、直到廢除刑法第一百條、或直到總統直選之爭的時期。從1970年代開始,有少數國民黨員敢於公開挑戰當局、甚至退黨而投入黨外,其中有人因此成了美麗島事件受難者。這些人是很好的對照組。
另,那個冷戰笑話有21世紀版:很多人敢在北京批評國家元首…台灣的國家元首^^
小高 桑:
他應該讀過這句:
“The bad man desires arbitrary power. What moves the evil man is the love of injustice.”
:P
直到1949年底,毛澤東對中國有相當大的貢獻。但這不能用來合理化他在1949年以後的所作所為。不過人家至少在改朝換代之前還吃過苦頭,並非吃香喝辣一頓後還賣乖。
beckett 桑:
嘿嘿,我在服役時也用過那種招數。有一次莒光日,輔導長要我講孔子思想。由於不想講、也不會講國民黨那一套,我索性講我自己有興趣的天、人、心、性,從周初開始講到…下課(嘻嘻)。我開講才十分鐘,全中山室的人幾乎個個點頭如擣蒜—不是因為我講得好,而是因為周公比我有魅力。那次之後,我就免「疫」(免除這種勞役)了。您所提到的那位歷史系老師比我大膽:從民族主義起源講起,最後會拆解掉國民黨的國族論述(幸好他的長官聽得一頭霧水)…嘿嘿,還是講形上學比較「安全」。
口述歷史跟檢察官筆錄下來的口供或證詞一樣,必須經過比對分析、辨其虛實真偽,所以其內容不見得比虛構的文學藝術作品更接近事實。在威權或集權國家中,小說與詩往往比歷史書籍與新聞報導更有助於人們認識真實。對於一段充滿「不能說的秘密」之歷史,亦然。我也投舞鶴一票。
鉑鎂鑼兄的推理可能性相當高阿
這時候每個人都跳出來說他當時也支持過黨外…..
如果兩蔣也跳出來說當時他們也是對黨外很容忍,不然失蹤人數不會這麼少
也不讓人覺得奇怪阿
to 黑手黨兄:
所以每次李鰲大師說他昔日是為彭明敏坐牢就讓人覺得很好笑!
>>如果兩蔣也跳出來說當時他們也是對黨外很容忍,不然失蹤人數不會這麼少
這一句真是”絕”!!!
「要不是國民黨,你們哪有雞腿吃啊」 :p
蔣幫國民黨根本上就是詐騙集團,徒子徒孫亦同。
林火旺雖是哲學系教授,他一樣在騙你,邏輯不清的腦殘是會被他騙去。
林火旺本文要寫的重點是:「你們民進黨(本土政權)當年就是要爭取言論思想自由,為何你們現在要打壓馬的他在女弟子家中死亡的爸爸的言論思想自由。」
蔣幫國民黨(馬的長官長輩)當年是用什麼手段迫害言論自由的?是槍決、抓你去關、綠島免費長期旅遊、阻卻你升官發財的管道;簡言之是用「國家公權力」迫害言論自由。
水扁兄根本沒有用到馬的他長官、家族用過的那一套!水扁兄行使的也是言論自由的一種,就是「我有厭惡某人、厭惡某主張的言論自由」,主張厭惡某人並不涉及毀謗。
蔣幫國民黨用這種招數死定部份愚蠢的台灣人。
例如,前陣子的「教科書名詞」論戰,蔣幫國民黨很聰明,全黨上下沒有人敢去辯論改得對不對,改得有沒有道理(例如:台灣位於我國東南、孫文到底是不是國父);全黨一致只攻擊「民進黨不該竄改教科書」、「民進黨不該把意識形態加諸教科書」。整個爭論就繞著這個無關緊要的環節打轉,本土派也不懂另闢真正戰場主題再戰。
黑手黨 老大:
兩蔣的徒子徒孫們可能也有一樣的想法 ︴︴︴
小高 桑:
當年,李敖自己就是國民黨的眼中釘。國民黨就算必須編出一千零一百個理由來關他,也會絞盡腦汁去編,換言之,他不用為了彭明敏或任何別人去坐牢,牢是坐定了。他畢竟在民主化過程中有點貢獻(後來的表現則令人失望),大可不必像有些人事後才來杜撰自己與民主運動的關係。
Pig 桑:
「國民黨的雞腿」使我想起「共產黨的奶水」 :p
Kai-shao 桑:
的確。「混淆層次、模糊焦點」是他們最常使用的步數之一。
國民黨對「自由」的解釋是非常扭曲的。他們自己掌權時自由自在地限制人民的自由;自己不掌權時則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換言之:自己可以有絕對的自由,包括界定別人的「自由」之範圍。
在「教科書名詞」論戰中,他們也是使用同樣的戰術。周錫瑋在警官升等案也是玩一樣的手法:明明是自己破壞體制,還怪不配合的中央「打壓」。只不過,他玩得太過笨拙,一下子就被社會大眾看破手腳。國民黨並非人人笨到會玩死自己,所以民進黨在論述層次上真的得放聰明些,不要傻呼呼地跟著他們的詭論打轉。
慕容大
台灣的哲學很政治
不必牽拖太多人 舉東吳、東海哲學系前主任趙玲玲 馮滬祥二人便夠清楚了
跳躍前進 桑:
黨國體制在對文、法科系掌控上著力甚深。當初打下的政學複合結構到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過去所謂「私人興學」並非人人得以興之。20年以前就存在的私立大學創辦人與校長名單上,大多數都跟國民黨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公立大學就更不用說了。
只能回應版主
和這種人認真您就輸了………
中國國民黨的黨政軍、黨政商、黨政學,利益名位輸送,盤根錯節,不但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劣質文化(政治、社會、媒體、學術等,均在此列),也腐蝕台灣根本價值。黨政加持下,頂著學術光環,卻言之不成理,是非價值錯亂,這是台灣社會充滿羅生門現象的成因之一。
至於私人興學,除了黨政關係運作,土地取得也是另種穩賺不賠的投資,其中不乏牽涉到運用黨政關係,通融取得「不當」土地資源,成就另一類的台灣貴族。如此「興學」,台灣某些私立學院,學術不彰,學生學力不足,自然不足為怪。
李哈比 桑:
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同意您的看法;只是,舞劍之意並不在他 ^^
跳躍前進 桑:
所以,說來悲哀,黨外時期台灣主權、民主改革這兩條路線到今天仍需我們努力。對抗國民黨,不只是對抗一個政黨,也是對抗一個阻礙台灣進步的多重複合結構體。
以一般人收入水準而言,那些私立學校收費還超貴的!現在滿街跑的豪華轎車以前是超級奢侈品,而當年某些「教育家」卻以之代步…可能是要鼓勵學生好好努力,有朝一日賺大錢,開部 Benz 或 Buick吧…XD
個人有一個奇想 , 或許林火旺先生 是說當時的施明德是國民黨臥底黨外的特務. 從現今的情況來看 ,林教授所言應該是事實.
v5j2y 桑:
施明德在1998年自述說,當年他報考軍校時,對他的母親(於1968年過世)說,進軍校是為了「推翻蔣家獨裁政權」… -_-
在學生的心目中,林火旺師的教學還不錯。
但這跟他老不老實又是兩回事了。
beckett 桑:
您該不會是讀了您日前購得的《1933:一個猶太哲學家的德國回憶》後,有感而發吧? ^^
昨天也買了一本《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不過看到漢譯本中封面寫著:南方朔、許倬雲推薦。
心中不免產生:「好好的一本書,怎麼會…」
啊,希望我不是以人廢言啊。
beckett 桑:
新年快樂!
看到有些「XXX推薦」,我也往往會倒彈三尺,拒買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企業找的代言人也有同樣的「威力」^^
當然,把「言」與「人」分疏開來,還是必要的。
期待在您的blog看到關於更多書評書摘…
我大學的恩師黃慶明老師,當年台大哲學系事件發生時,剛好是台大哲學系的助教,也不過就是表達一點「意見」就被台大驅逐了,林火旺老師真不愧是黨國菁英,在政戰體系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實在是令人感佩XD
這一段是獅子丸引述鄭村棋對林仔火旺的評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tyAemdGdPU
大致上不出慕容兄的判斷.
這一團陰謀真是非常大的橋段.
我已經準備好參與任何保台行動.
Tiberlius 桑,
林火旺在馬團隊兩進兩出。會不會有Part III ? XD
hktai 桑,
馬集團現在一切以保皇為最高考量,務求掩護主子自政治火線撤退。台灣人須看清這一點,並提防北京的黑手。
最近看到小老弟林火旺又在重炮批評媒體及 所有「批評他的人」在大師看來,小老弟說他本意不在苛責台大學生,這點我也贊同,但我認為他骨子裡想說的卻是「你看,身為台大教授,我還能批判台大學生的資質,我清不清高呀?」,小老弟於文中內積極鼓吹「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觀念,出發點是好的,心態呢,值得深思。(繼續閱讀 慕容理深表示:
王 桑 ,
您那一篇很強,直接在哲學層次下手。佩服!
那當然,言之要有物。不然就白講了。
快去看另一篇,快!!
http://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4307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