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幾則透過臉書的留言(兼略談雨果)

Hugo  Auguste Rodin, Le Buste héroïque, 1902.  羅丹為巴黎的雨果紀念館創作之銅像。
雨果因反對路易拿破崙而流亡國外,前後歷經二十年。雖有被他所譏為「 小(人)拿破崙 」的皇帝之兩度赦免,他仍拒絕回國去跟民主自由的敵人同流。據稱,雨果國葬(1885)的送葬行列人數超過百萬。他們致敬的對象不是一位大作家,更不是一名參議員,而是一個精神典範。2012年,曾被緬甸軍政府軟禁二十年的翁山蘇姬訪問巴黎時特地前往雨果故居參觀。緬甸開始朝向自由民主前進,台灣卻越來越習慣與專制豺狼共舞。在二十一世紀,雨果對台北而言,恐怕只剩音樂舞台劇的聲光效果吧…

 

先前本站進行網址結構調整,幾位網友透過臉書在〈 為什麼我將這個部落格遷至國外 〉的留言隨之自頁面消失。這幾筆留言跟舊網址綁在一起, 臉書沒有程式可讓我將它們移轉 。 幸好,臉書網站與本站的資料庫中均留有備份。在貼出、回覆這幾則留言之前,我要先向這幾位留言者致歉。請各位包涵。

繼續閱讀 ►

回覆某高二生的留言

個人前一陣子很忙(窮忙),把這部落格擺一旁。剛才在後台回應網友留言時,赫然發現有一位高二學生在9月10日以私密方式留言,表示希望在他們的小論文中引用拙作從法國高中哲學課綱反觀當今台灣教育政策(上)。在此先為自己竟隔了如此久才看到那篇訊息,表致歉意。

由於留言者未寫下聯絡方式,而且事隔數週,我只好以另行貼文的方式來答覆。希望藉此能提高那位留言者看到的機率。

繼續閱讀 ►

2011新年快樂

祝各位新年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敝人近來事忙,少有時間專心寫文。此情況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怠慢之處,尚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