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中英聯合聲明》與台灣(中)

Simla Conference 1913
於1913-1914年間召開的西姆拉(Simla)會議三國代表合影。自圖左至圖右分別是中國、英國與Tibet(西藏)的代表團。清帝國滅亡(1912)後,中國與Tibet實際上是「一邊一國」。在西姆拉會議,Tibet正式以國家之姿步入現代國際法體系。其獨立狀態維持到1951年的《十七條協議》。這一紙不平等條約終結了一個古老王國,也預示了一個流亡政府的誕生。
Sourc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從預言到無言

以下這段引文約250字,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您也許會覺得眼熟。

繼續閱讀 ►

一九八四,《中英聯合聲明》與台灣(上)

The_Signing_of_the_Treaty_of_Nanking
John Platt, (painter), John Burnet (engraver), The signing and sealing of the Treaty of Nanking, 20 April 1846. (Via The Anne S. K. Brown Military Collection/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 Brown University Library)

千萬小心中共的統戰伎倆。他們過去在大陸上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口號瓦解了國軍的戰志,現在我們不能再重蹈覆轍。
自從中共對我展開笑臉攻勢後,我基本政策始終不變,這不是我們頑固,而是我們必須堅持立場;立場稍有動搖,中共的統戰必如水銀瀉地,難以抗拒

曾為共產黨員的蔣經國,於中國國民黨內部會議,1984年9月

決定將香港、九龍、新界於1997年歸還中國的《中英聯合聲明》於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如今即將屆滿三十年。這份文件是漫長談判的結果:經過四年的「高來高去」之後,兩國在1983年7月開始正式談判,歷經二十二回合的角力,終於在1984年9月26日簽下草案。

面對中英兩國的談判與最終協議,自稱是「中國唯一合法政權」的台灣統治當局當時如何反應?事隔三十年,想必只有極少數的台灣人知道而且還記得。

繼續閱讀 ►

歷史地理題:高雄氣爆地點何時成為人口密集區

高雄市政府,《擬定及變更高雄市原都市計畫區(前鎮及苓雅部分地區)細部計畫(通盤檢討)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計畫書》,1992年11月,頁57。在這部計畫書中,「凱旋路」指凱旋路三段。

God made the country, and man made the town.

William Cowper (1731-1800)

東森新聞8月6日發了這麼一篇報導:〈24年前舊高雄地圖 埋管處人煙罕至 〉。在該文網頁上回應批駁的讀者顯然多為高雄人。未署名的這位東森記者抓了一張「當時的經建地圖」,自行天馬行空地想像作文,難怪會遭到在地人撻伐。

繼續閱讀 ►

狂愛釣魚台,猛練七傷拳(下)

China_and_Japan_Map_1867_m_detail
圖 1. China and Japan, map in China : The Country, History, and People (London, 1867), detail. 紅框內字為「China」,藍線上的字則為「Yunnan」

中國人拿西方國家製作的古地圖去爭釣魚台(尖閣群島),此舉形同練七傷拳。為什麼?答案明顯地寫在本文上篇提到的那張題為China and Japan的地圖上。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