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文所謂的「到了晚上黑壓壓一片」的南港

台北市,南港,2014。

這兩棟大樓位於台北市南港區:是的,就是連勝文所謂的「到了晚上黑壓壓一片」的那個南港。這兩棟都是辦公大樓,黃色箭頭所指的那一列燈光好像是台灣Yahoo的大本營。

我路過此地時,已接近晚上九點。這麼晚,大樓內還有多家公司的職員在上班,或者說,上晚班或加班。人家不是在玩「working stay」,而是辛苦地stay working。

繼續閱讀 ►

一九八四,《中英聯合聲明》與台灣(中)

Simla Conference 1913
於1913-1914年間召開的西姆拉(Simla)會議三國代表合影。自圖左至圖右分別是中國、英國與Tibet(西藏)的代表團。清帝國滅亡(1912)後,中國與Tibet實際上是「一邊一國」。在西姆拉會議,Tibet正式以國家之姿步入現代國際法體系。其獨立狀態維持到1951年的《十七條協議》。這一紙不平等條約終結了一個古老王國,也預示了一個流亡政府的誕生。
Sourc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從預言到無言

以下這段引文約250字,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您也許會覺得眼熟。

繼續閱讀 ►

一九八四,《中英聯合聲明》與台灣(上)

The_Signing_of_the_Treaty_of_Nanking
John Platt, (painter), John Burnet (engraver), The signing and sealing of the Treaty of Nanking, 20 April 1846. (Via The Anne S. K. Brown Military Collection/Center for Digital Scholarship, Brown University Library)

千萬小心中共的統戰伎倆。他們過去在大陸上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口號瓦解了國軍的戰志,現在我們不能再重蹈覆轍。
自從中共對我展開笑臉攻勢後,我基本政策始終不變,這不是我們頑固,而是我們必須堅持立場;立場稍有動搖,中共的統戰必如水銀瀉地,難以抗拒

曾為共產黨員的蔣經國,於中國國民黨內部會議,1984年9月

決定將香港、九龍、新界於1997年歸還中國的《中英聯合聲明》於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如今即將屆滿三十年。這份文件是漫長談判的結果:經過四年的「高來高去」之後,兩國在1983年7月開始正式談判,歷經二十二回合的角力,終於在1984年9月26日簽下草案。

面對中英兩國的談判與最終協議,自稱是「中國唯一合法政權」的台灣統治當局當時如何反應?事隔三十年,想必只有極少數的台灣人知道而且還記得。

繼續閱讀 ►

歷史地理題:高雄氣爆地點何時成為人口密集區

高雄市政府,《擬定及變更高雄市原都市計畫區(前鎮及苓雅部分地區)細部計畫(通盤檢討)並配合變更主要計畫計畫書》,1992年11月,頁57。在這部計畫書中,「凱旋路」指凱旋路三段。

God made the country, and man made the town.

William Cowper (1731-1800)

東森新聞8月6日發了這麼一篇報導:〈24年前舊高雄地圖 埋管處人煙罕至 〉。在該文網頁上回應批駁的讀者顯然多為高雄人。未署名的這位東森記者抓了一張「當時的經建地圖」,自行天馬行空地想像作文,難怪會遭到在地人撻伐。

繼續閱讀 ►

烏賊與白賊的殯儀館與焚化爐

北投垃圾焚化廠
北投垃圾焚化廠。台北市,2013年。

反對黨與對手常抹黑造謠、誤導選民,甚至會栽贓〔…〕

行政院長江宜樺,2014年9月28日

A man who has one finger pointing at another has three pointing towards himself.

West-African proverb

先前在撰寫〈台北市第一殯儀館的最佳歸宿〉時,我刪了一條副線,因為其中故事說來話長。看到有夠無聊的MG149故事竟然演得高潮迭起,又聽到江宜樺助選時的一句話(這個人真是個冷面笑匠啊),我乃決定將這個故事從字紙簍裡撿出來,讓它敗部復活。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