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之道,哪國人上道

勞力士廣告
台灣報紙上的勞力士廣告,2014年9月6日。紅框為筆者所加。

If little labour, little are our gains:
Man’s fortunes are according to his pains.

Robert Herrick (1591–1674)

九月初在報紙上看到這則勞力士(Rolex)的廣告,其中有個地方令我覺得頗荒唐(見上圖紅框內)。在台灣,除幼兒之外,有多少人不知道「瑞士」兩字怎麼唸?有必要加上多數台灣人不會的漢語拼音嗎?這樣的廣告對這個精品企業的形象是加分還是減分,不言可喻。詫異之餘,我查了一下這家公司的網站。

繼續閱讀 ►

狂愛釣魚台,猛練七傷拳(下)

China_and_Japan_Map_1867_m_detail
圖 1. China and Japan, map in China : The Country, History, and People (London, 1867), detail. 紅框內字為「China」,藍線上的字則為「Yunnan」

中國人拿西方國家製作的古地圖去爭釣魚台(尖閣群島),此舉形同練七傷拳。為什麼?答案明顯地寫在本文上篇提到的那張題為China and Japan的地圖上。

繼續閱讀 ►

欲使歷史教育「去日本化」,必先去除「歷史」一詞

Government-general_of_Taiwan_400px
1923年,台北小學生於日本皇太子裕仁訪問臺灣時群集總督府前。

「〔張之洞〕凡奏疏公牘有用新名詞者,輒以筆抹之,且書其上曰:『日本名詞!』後悟『名詞』即新名詞,乃改稱『日本土語』。」

江庸(1878-1960)

關於這次的課綱微調更改,教育部長蔣偉寧在1月26日表示:「這次微調是讓教科書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完全沒有去台灣化,去日本化倒是有一點。」唉!蔣偉寧部長必定知道,《大學》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若要使我國歷史教育「去日本化」,當然要從根本處著手,所以,應該廢掉「歷史」這個詞,換言之,歷史課、歷史系、歷史研究所、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名稱全部應該修改。為什麼?蔣部長的專長是土木工程,八成不知箇中道理。主導課綱更改的王曉波、朱雲鵬皆非歷史學者,可能也都不懂。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