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家的墳前放鞭炮

陳澄波 音樂劇

高捷女士的先生是台灣前輩名畫家陳澄波先生。92年的那次訪談,使得當時已九十多歲的高女士,因而緊張恐懼地吃不下飯,還擔心這樣的採訪,會不會招致警察再來家中抓人。

沈秀華,《查某人的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7,頁7。

對於成長於外省權貴家庭的人而言,如何能理解老一輩台灣人對這事件的恐懼?

Johnny,舊皮箱內的車輪旗
(紅色標示為敝人所加)

「嘉義市即將以『2011世界管樂年會暨第20屆嘉義市國際管樂節』、『陳澄波音樂劇』做為慶祝建國100年的獻禮」,這句話出自文建會之「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網站」上的介紹嘉義市兩項藝文活動的網頁

繼續閱讀 ►

關於米酒的政治謊言與歷史真相

Comic_History_of_Rome_p_266_Marius_in_his_Old_Age
John Leech, Marius in his Old Ag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Mentir pour son avantage à soi-même est imposture, mentir pour l’avantage d’autrui est fraude, mentir pour nuire est calomnie, c’est la pire espèce de mensonge […]

(為圖利自己而說謊是詐騙;為圖利他人而說謊是舞弊;為損人而說謊是毀謗,這是最惡劣的謊言。)

Jean-Jacques Rousseau

米酒話題從七月初開始延燒到七月底,至今仍餘波蕩漾。在此期間,馬英九曾連日手持一瓶米酒到處自我宣傳,直到李前總統出來潑冷水,來這麼一句「他若要當公賣局長,才需要這樣說」的當頭棒喝,馬英九才悄悄地放下他的米酒瓶。

繼續閱讀 ►

第二次開羅會議(1943)與所謂的「開羅宣言」

Cairo 1943
美國總統羅斯福、土耳其總統İsmet İnönü、英國首相邱吉爾,開羅,1943年12月5日。Photo: U.S. Army photograph.

What we demand in this war, therefore, is nothing peculiar to ourselves. It is that the world be made fit and safe to live in; and particularly that it be made safe for every peace-loving nation which, like our own, wishes to live its own life, determine its own institutions, be assured of justice and fair dealing by the other peoples of the world, as against force and selfish aggression.

Woodrow Wilson, 1918

在台灣接受過中學教育的人都知道在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舉行的「開羅會議」。這其實只是長達半個月的一系列國際會議之首幕,後來還有「第二次開羅會議」。關於第二次開羅會議,教科書上沒寫,而且,歷史老師們恐怕大多連聽都沒聽過。

美國國務院將這段歷史的相關一手史料,彙整、加註而編成總共九百多頁的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 1943(以下簡寫為FRUS, Cairo and Tehran。其中不僅有當時被列為最高機密的公文、紀錄,甚至包括蔣宋美齡寫給羅斯福總統的信件。只消大略翻閱這份資料,讀者即可發現,老蔣的戲份相當有限,就連他人在開羅的那幾天,許多會議也沒有任何中國人參加。簡言之,臺灣的歷史教科書上之相關敘述連「冰山一角」都談不上。

繼續閱讀 ►

《中英共同聲明》二十五週年

香港2009年七一遊行海報

The Purpos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re […] to develop friendly relations among nations based on respect for the principle of equal rights and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nd to take other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universal peace […]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45

若言文化創造之精彩薈萃,除了日本以外,香港乃戰後東亞之最。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從台灣看香港,我們卻很少再有那種驚豔的眼神。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