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英國脫歐,憶急救後重返辯論場的密特朗總統(上)

Manching, Manöver Frankreich-Deutschland
法國總統密特朗(左)與西德總理柯爾(右)聯袂出席兩國聯合軍事演習,Manching,1987年9月24日。CC BY Engelbert Reineke, provided by Deutsches Bundesarchiv/Wikimedia Commons.

We beat the Germans twice, and now they’re back.

Margaret Thatcher, 1989年12月8日

A Socialist United States of Europe seems to me the only worth-while political objective today.

George Orwell, 1947年

在2014年的歐盟(European Union)大選前不久,我看了當時新推出的紀錄片Le roman de l’Euro(歐元傳奇),動念撰寫此文,但未完成。英國脫歐公投讓我想起這個第N件未完成稿,將它拿出來,加以修改、補寫。

該紀錄片從柏林圍牆倒塌開始,一路敘述到歐債危機的(暫時?)化解,可謂一部關於歐元的影像版政治經濟簡史。在片中,多位曾於1990年前後在法國權力核心參與運作的人士受訪,披露或證實了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與內幕。較令我驚訝的是發生在當年眾所矚目的一場辯論會的一段電視直播鏡頭外的插曲。那可不是只配作為茶餘飯後閑磕牙的軼事。那場辯論攸關馬斯垂克條約在法國的命運。假如此條約當年在法國被否決,歐盟可能至今仍處於藍圖狀態或被建構成另一種樣子,而歐元可能延遲多年才出現、甚至胎死腹中,如此一來,日後的歐元危機與英國脫歐的故事可能都不會發生,或各照不同的劇本、在別的時間點上演。

以下綜合整理我對那段歷史的認識,不盡然是該紀錄片的內容。

且讓我們先回到柏林圍牆,這段歐洲故事的開頭。

繼續閱讀 ►

新舊總統交接等待期的長度:台灣 vs. 世界各國

Sarkozy_Hollande
於2012年5月6日當選法國總統的 François Hollande 在同年的5月15日就職。這張照片拍攝於當天上午10點39分:輔卸任的 Nicholas Sarkozy 與其妻即將離開總統府。CC BY-SA Cyclotron.

Life sometimes moves slowly in Mexico, and the handover of power is no exception.

The Economist, August 18, 2012

台灣的新總統已在兩個多月前由選民們指定,但她仍須再等五十多天才能就職。世界上有沒有別的國家讓新舊總統在選後第一百多天才交接?以下的調查告訴您。

繼續閱讀 ►

瑞士公投投票率(1884–2014)與台灣的鳥籠公投法

Switzerland_Referendum_2006_11_26
瑞士2006年11月26日公投海報。當天有兩個法律複決案,投票率為45%,兩案皆通過。CC SA Benjamin Vander Steen

Le peuple anglais pense être libre, il se trompe fort ; il ne l’est que durant l’élection des membres du parlement : sitôt qu’ils sont élus, il est esclave, il n’est rien…

(英國人民自以為自由,他們大錯特錯;他們只有在議員選舉時自由:選出了議員,他們立即成為奴隸,無足輕重…)

日內瓦人盧梭(Rousseau),1762

最近有一位網友問我,瑞士公投的投票率是否都像2006-2010年期間那麼低。本文針對這個問題,將歷來的紀錄整理出來,附上幾項簡單的分析,最後談台灣的公投法。

繼續閱讀 ►